如何进行股权架构调整?
作者:诚立会计 | 发布时间:2024-08-03这是一位企业家朋友咨询的问题,自己是一家做互联平台的公司,人力股驱动型的项目,前期项目需要资金,引进了投资人,但是自己不出钱,只有投资人出前期的资金,相当于天使轮,投资人就占到了65%,这种比例是否合理?如何调整?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启发。
综合分析
从公司发展角度来看,这是不合理的,相当于一开始就把公司的控制权让渡给了投资人,这样公司的命运不是掌握在创始人手里,而是掌握在投资人手里,当然创始人不出钱,投资人心里也会有顾虑,要不然也不会要65%的股权了。马云说过,投资人不是公司的父母而是公司的舅舅,所以要和投资人打好交道,不能走得太近也不太远。而如果是明事理,懂运作的投资人知道,如果这种情况下去,创始人的贡献与股权比例不匹配会出现心里失衡,必然会另立山头,这变成了创始人给投资人打工了,不利于长远的合伙。
如何进行股权方案的设计和调整
那应该如何调整做约定呢?我给这位创始人梳理了几个思路供参考。
第一种思路:股权比例调换。就是创始人按照人力占股65%,投资人按照资金占股35%,创始人有相对的控制权,投资人有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当然这种情况,需要重点沟通,投资人要很看中创始人和项目,才会做这样的取舍。也可以在进行同股不同利的设置,即使股权比例进行了调换,但是分红权比例投资人还可以是65%,创始人是35%,这样相对合理。
第二种思路,创始人出资100万元,投资人只需要出资200万元,这样通过设置资金股与人力股,让创始人的股权能达到51%,预留14%的股权吸引未来的合伙人,由创始人代持,这样投资人股权变为35%,便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资本运作,吸引合伙人,不稀释投资人的股权。
如果股权比例已无法调整了,就是投资人还是占股65%,创始人为35%,那就要设置同股不同权的模式,创始人股权是35%,但他的表决权是65%,投资人的股权是65%,但表决权是35%,这样放大创始人的控制权,利于掌握大方向。很重要一点要加上动态调整,如果项目到达2000万元的销售额的时候,投资人要按照原始股权价格转让股权,转让给创始人15%的股权,如果项目的销售额到达5000万元的时候,投资人再转让给创始人15%的股权,逐步调整为创始人占大股。
还可以通过收益权融资,和投资人约定只享有65%的收益权,不享有表决权,投资人不参与管理,但投资人可以要求保本金保一定的收益,设置三年锁定期,锁定期后投资人可以要求创始人按照原始出资或者当期估值来回购投资人的收益权,未来未来项目很有信心,可以采用收益权融资,不浪费股权。
总结
和投资人打交道,不能让渡太高的股权,否则后期的调整和运作的空间会很小,不利于接下来的股权运作,创始人一开始也要出资一部分,打消投资人的顾虑,同时投资人可以先占少部分的股权,实现人力与资本更好合伙,同时保证创始人控制权,股权动态调整,实现彼此利益最大化。